通常故事要繼續下去
卻又靈感全無
只好回到最初
找到肇始的源頭
再一次細細品味
會發現
魂牽夢縈的伊人
一直在那燈火闌珊
憑欄處
始終在
人為了滿足需求
就設法相互供給
媒介則是貨幣
隨著獨占發生
有人開始可以累積貨幣
形成儲蓄
有人需要貨幣來創造新商品
滿足大眾消費需求
於是銀行成立
當作中介
提供借貸
促進經濟發展
一種經濟成長循環模式開始轉動
形成儲蓄
拿來投資
促進消費
儲蓄增加
再次投資
提升消費
直至流動性枯竭
債務到頂
一些無效供給會破滅
債務壞死
危機爆發
流動性緊縮
當有人又想創造新商品
儲蓄就是火種
於是再次點燃成長動力
誘發消費
進入又一次的循環
利用儲蓄
創新投資
創造消費需求
儲蓄增加
再次投資
但當危機肇因是信用破滅
債務破錶
擔心流動性緊縮
於是憑空印鈔
維持住流量
以免陷入衰退循環
千萬不要誤認
印鈔怎麼沒有通膨效果
其實是抵銷通縮
危機時本該通縮10%
但因為印鈔產生通膨11%
結果顯示通膨率為1%
很低嗎
別鬧了
避免大幅衰退做到了
但卻無法再次點燃成長循環引擎
怎麼了
儲蓄火種還在啊
而且多到爆
為什麼投資低落
消費更是萎靡
原因不外乎
債務到頂一個
無效供給不破一個
有效需求消失一個
怕只怕
瘋狂投資
無效供給過多
無法提振有效需求
促進消費量過低
不成比例
只會製造更多債務
讓情況更加難以收拾
還看
就是講強國
想用7兆美金基建砸死誰
債務已經爆錶不是
還想幹嘛
絕對得不償失
效果將如同一陣煙花
燦爛只一下下
塵埃落定
留下一堆垃圾
然後說沒清潔預算
故事到這裡
就是失去靈感之處
回過頭再細細品味
找尋蛛絲馬跡
到底是哪裡出了錯
為什麼走不下去
好吧
一一點名
看誰有毛病
儲蓄有
投資病了
消費病了
債務病了
信用病了
供給病了
需求病了
靠
不就快死光光
只剩下儲蓄
這希望的火種
成長循環中
儲蓄有
下一位是投資
先救投資
但不是砸7兆就能救
要能創造有效供給
不是蓋一堆無效供給
就像鄧紫棋唱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