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
]
02 十二月, 2018 01:05
一名農夫
田是自己的
融資50萬買農用
種了一年
收穫了作物
賣給盤商
進帳100萬
盤商賣給攤商
進帳200萬
攤商賣給消費者
進帳總計250萬
一家手機代工廠
融資100億蓋廠
生產了一年
賣給品牌客戶
進帳10個億
品牌客戶賣給電信通路
進帳100億
電信通路賣給消費者
進帳150個億
從生產端來看
先撇開金融端
賺最多的
傳統如大盤商
現代如品牌廠
是金流最終的歸處
也就是終點
起點呢
就是消費
有錢人消費高
窮良人消費低
但總的來說
消費並不會像生產端
有巨大的金流差異
生產利潤落差十分驚人
消費高低落差不會巨大
所以
生產消費要能平衡
消費數量必須要夠多
才能消化生產數量
達到平衡
生產者也是消費者
生產者間利潤差距大
也就是所謂貧富不均
有錢人買一支手機
沒錢人也是買一支
或是甚至買不起
有錢人不會因為錢多
而暴買一百支手機
相較於貧富差距不大的假設下
人人均買的起手機
手機消費數量較多
生產消費間達至均衡
經濟長期而言是穩定的
在貧富不均的情形下
往往供過於求
就類似蛛網理論
產生連鎖緊縮
崩盤蕭條
現在考慮金融端
問題迎刃而解
消費者如果買不起
消費性借貸催下去
變得人人買得起
把生產消費間縫隙補上
甚至
可能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
因為借貸太容易
跟著手變得太滑
生產端為滿足消費端
擴張貸款催下去
競爭者如過江之鯽
爭先恐後借貸投入
這時市場快速擴張
相較於沒有消費借貸的情況
繁榮程度簡直天差地遠
這就是金融的魔力
加速催化經濟擴張
只是生產過速
沒有人會承認失敗
願意相信自己會被淘汰
仍然撐在那裏
消費性借貸終有頭
再次的
供又大過於求
又陷入類似蛛網理論